成都人力资源事务外包_企业人力资源事务外包_社保基数_社保查询_社保政策_五险一金 | 社保028

企业咨询热线:4000-028-820 个人咨询热线:4000-028-821
丽江社保基数
基本养老保险 3107 15537 16% 8% 497.12 248.56 2485.92 1242.96
基本医疗保险 3619 18093 8.0% 2.0% 289.52 72.38 1447.44 361.86
失业保险 3107 99999 0.70% 0.30% 21.75 9.32 699.99 300.00
工伤保险 3107 15537 0.20% 6.21 31.07
生育保险 3107 15537 1.00% 31.07 155.37
大病医疗 310 133 310 133
小计 1155.67 463.26 5129.79 2037.82
合计 1618.93 7167.61

社保缴费计算方法

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不同,缴纳费用不同

企业社保费用=养老基数×养老比例+医疗基数×医疗比例+失业基数×失业比例+生育基数×失业比例+工伤基数×工伤比例。

公式如上:【注:比例=企业承担比例+个人承担比例】

以成都最低企业社保费用计算为例:【包含大病医疗】

社保费用:942.98=2193×(19%+8%)+3067×(0.6%+0.4%)+3067×(6.5%+2.0%)+3067×(1%+0%)+3067×(0.8%+0%)+3067×(0.14%+0%)

立即了解 困扰全消

丽江人力资源事务外包服务

免费赠送 1200元 大礼包

社保卡办理

免费

¥200

医疗保险报销

免费

¥200

社保转入

免费

¥200

公积金转入

免费

¥200

生育备案

免费

¥200

社保信息修改

免费

¥200

标准服务

  • 企业社保账户托管
  • 代办代跑腿五险一金缴纳
  • 代办社保基数调整
  • 代办养老保险报销
  • 代办医疗保险报销
  • 代办生育保险报销
  • 按月转账开具发票

丽江资质证书

社保常识

2020丽江社保缴费基数与比例|2020年丽江最新社保缴费基数调整规定|2020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保最低基数|企业个人社保缴费比例|社保基数怎么算

企业发生的社保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企业社保漏缴现象,企业在补缴社保的时候,除了要补缴本来应缴纳的费用,还要交相应的滞纳金。那企业发生的社保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本文就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在目前税务部门所得税征缴实务操作中,对社保滞纳金是否可以在税前列支,有不同依据的处理,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支出不得扣除。上述规定中明确,不能税前扣除的滞纳金限于税收滞纳金,即由于纳税人各种原因逾期缴纳税款而产生的滞纳金,例如纳税人逾期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等税种而产生的滞纳金。而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逾期缴交社保费而产生的滞纳金,则不属于上述规定的税收滞纳金。

  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同时,第十条第八项规定了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禁止税前扣除。A公司因逾期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被加收的滞纳金,与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无关,不属于准予税前扣除的正常经营性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不得进行税前扣除。

  之所以形成第一种观点的看法,主要是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对滞纳金可否税前调整已基本明确,即只有税收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其他各类滞纳金可以理解为依法允许在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社保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 第1张

  滞纳金可否在税前扣除,要视情况而定。企业实际发生的滞纳金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取得滞纳金与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禁止在税前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的规定,税收滞纳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税前扣除。而其他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法律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但《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同时,第十条第八项规定了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禁止税前扣除。

  从滞纳金属性看,滞纳金具有法定性,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它具有强制性。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它具有惩罚性。其是对超过规定的期限缴款而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并且是行政强制执行之一执行罚的一种。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强制法》,将滞纳金纳入了行政强制执行的范畴;由此可见,滞纳金正逐步从民事领域退出,其行政属性正在明朗化。

  那么,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属性如何认定呢?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违背的是行政管理法。其法律关系是国家征缴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并非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引发纠纷问题的答复》明确用人单位与社保机构就欠费等发生争议,是征收与缴纳之间的纠纷,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由此可知,社会保险费滞纳金是行政法领域的滞纳金。行政法领域的滞纳金,是与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无关的、非正常的经营性支出,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及第十条第八项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在税务实务中,社会保险费滞纳金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目前之所以产生争议,关键问题是目前对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如何认定、相关属性以及税收滞纳金以外的滞纳金能否税前扣除在税法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建议上级部门对不同领域的滞纳金予以界定,如明确解释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性质及其不得税前扣除的法律依据,从而减少理解的冲突,便于实际执行操作,避免产生征纳争议。